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薄弱环节
国内保理业务是银行为以赊销方式销售货物、应收帐款占用 资金量较大的企业设计的一项综合性金融服务,是一种以卖方和 买方的货物销售合同为基础,通过受让(购买)企业(卖方)应收账款 为其提供资金(保理预付款)或其他相关服务(销售分户账管理、应 收账款催收、信用销售控制和信用风险担保)的金融业务。近年 来随着商品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,赊销日益盛行,买方市场占据主 导地位。由于保理业务能够很好地解决赊销中卖方面临的资金占 压和买方信用风险的问题,国内保理业务得到迅速发展。但是,由 于保理业务起步较晚,操作流程仍然存在薄弱环节。一是国内保 理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和操作执行不严格。一般各商业银行要求必 须在一级分行公司业务部内设置专业化管理和操作的保理业务专 营机构或专门团队,实际上保理业务操作岗一般都是分散在基层 经营机构,不利于业务风险防范和控制。二是业务经营资格和业 务准入审核不审慎。按照规定,一级分行负责辖内分支机构开办 国内保理业务经营资格和业务准入的审核。但近年来迫于市场营 销压力和产品覆盖度考核,管辖行往往放松了国内保理业务经营 资格和业务准入的审核,分支机构基本全部涉足国内保理业务;业 务准入方面,准入大量小企业客户办理保理业务,风险控制措施弱 化。三是货款〃三查”制度和平行作业机制执行不力。业务经办 机构在货前调查、货中审查和货后管理中,客户经理代替风险经 理在系统中违规操作现象比较突出,未能很好地坚持客户经理和 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制度,“双人〃制衡机制没有发挥好作用,货款 条件得不到有效落实。
转自张红雨:金融视线 | Financial View
《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控措施》
|